梦参老和尚主讲《地藏经》(87)
“因次教化,遇一女人字曰光目,设食供养。”
罗汉托钵乞食就叫“教化”,他托钵乞食的时候是沿门乞讨,这跟叫化子不同,叫化子沿门乞讨是要饭来喂饱肚子,罗汉并不是如此的,他有另一个涵义是要度众生的。罗汉要是入定,他一年不吃也没有关系;但是他要是示现在人间,他必须得度众生,让众生得福,再不受苦,再不受穷。谁也不愿意受穷,没有钱用多苦啊!但是你要种点福,你不积福,福要哪儿来?
“因次教化”,乞食有规矩的,不许嫌贫爱富,不许挑富贵家去乞求,对你所教化的村落你必须挨着一家一家乞,在哪一家得到了,你就不能再乞,就要回去了。我们和尚的那个饭碗—钵,叫“钵多罗”,翻做“应量器”,你知道你的肚子有多大,你就求多少,求多了你吃不了,倒掉是不行的;少了,你晚上就肚子饥,佛在世的时候都是日中一食的。
他行乞食教化的时候,就遇到一个女人,这个女人的名字就叫“光目”,“设食供养”。这有两种解释,有的在家里做好饭了,在印度一般是这个规矩,但必须是佛教徒,不是佛教徒,他不会做的。佛教徒一定等师父来乞食过了,他们才吃饭。饭菜做好了等着,当然这段时间都是一定的,知道师父什么时候会来。一般的家庭当中,有女儿的,有儿子的,一般都是子女出去供养,表示清净的意思;如果没有子女,就由主妇出去供养,一定要跪着,把供养的饭菜倒在缽里头。如果够了,这位师父就不到第二家去了;如果不够,再挨家走。
有的供养不是舍不得,想到:“这是福田,让大家都种点福田,我就给这么一份。”完了,师父又走到第二家;一直到量够了,应供了,就回去了。
有的是这样子,好比师父来了,今天我们家有什么吉祥事情,或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,想求师父加被,就设食供养,就是请师父进到他家里头设食供养,师父吃完了要念回向,就是问他所求,问:“施主!你今天供养,请我到里面来吃,一定有事情。你有什么求?”一定要问一问。
“罗汉问之:欲愿何等?光目答言:我以母亡之日,资福救拔,未知我母生处何趣。”这个普度众生的阿罗汉,就问光目:“你今天供养我,想求什么愿?”这光目女要使她母亲得生善地,不堕三涂。她说:“我母亲死亡的时候,我想救拔她、资助她,或者用我的钱,或者用她的遗物,用我们家庭的物资布施供养,希望消火免难。但是我不知道我这样做,她有没有得到好处?她到哪一道去了?”她供养阿罗汉就是这个目的。
“罗汉愍之,为入定观,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,受极大苦。”
罗汉不入定跟我们凡夫一样的。她求了罗汉,罗汉就修法入定观察,看到她妈妈在恶趣受苦。这个“恶趣”是指地狱,不是畜生,也不是饿鬼道。
“罗汉问光目言:汝母在生作何行业,今在恶趣受极大苦。”罗汉就问她:“你母亲化生的地方并不好,你母亲生前都做些什么事情?” “作何行业”,是做些什么事业,乃至包括她的生活、工作、为人。就说她现在是受了报了,一定是她生前做得不好,所以“今在恶趣受极大苦”。“极大苦”当然是指地狱说的。
“光目答言:我母所习,唯好食噉鱼鼈之属。所食鱼鼈,多食其子。”光目说:“我妈妈在世的时候贪口味。” “食”、“噉”都是吃的意思。“鱼鳖之属”,净吃鱼类的。而且“多食其子”,专炒鱼肚子里面的子吃。还有,像有人爱把小鱼油酥了。不论大小,每一个都是一个生命。这点西藏人做得很对,西藏人不吃鱼,不吃鸡,不吃小动物。吃鱼子的,你想那一盘鱼子要炒好多鱼吧!鱼子都会变鱼的。我只是听人家说,我没有吃过,也没有看过,我很土,但也很少造业。还有虾,还有那个小鱼。我在天津看到他们吃蚱蜢炒麻子——很小的小虫子,炒那一盘要好多小虫子,没有办法数的!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izangjing.cn/post/164.html
转载声明: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