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参老和尚主讲《地藏经》(55)
【时,婆罗门女,垂泣良久,瞻恋如来。忽闻空中声曰:‘泣者圣女,勿至悲哀,我今示汝母之去处。’婆罗门女合掌向空,而白空曰: ‘是何神德,宽我忧虑。我自失母已来,昼夜忆恋,无处可问,知母生界。’时,空中有声,再报女曰:‘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,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,故来告示。’】
在婆罗门女的祷告当中,“垂泣良久”,也就是她在礼拜的时候非常的悲哀,“垂泣”就是哭,有声的、大声的叫哭,“泣”是无声的伤心!在这个时候她听到空中发了声:“泣者圣女”,佛称赞这位婆罗门女,赞扬她为“圣女”,不是一般的女人,不是一般的发心了,“勿至悲哀”,你不要悲伤,“我今示汝母之去处”,我会告诉你,你母亲到什么地方去了。“婆罗门女合掌向空”,听佛跟她说话,她就恭敬地向空中说:“是何神德,宽我忧虑?”
这个时候,她听到空中的声音并不晓得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对她说话,所以她请问一下:“是什么神啊?来安慰我使我不忧虑,自我失掉母亲之后,昼夜的忆恋”,“忆”是回忆,“恋”,不舍。“无处可问”,我不知道往什么地方去找,也不晓得问什么人?也不知道我母亲生到什么地方去?“时空中有声,再报女曰”,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就告诉她说:“我是汝所瞻礼者,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”。佛又现身了,为什么现身告诉你呢?因为看到你思忆你的母亲跟一般众生不同,“倍于常情”,不是一般人的悲哀,所以来告诉你。
因为一般众生的悲哀,悲哀以后就过去了,或者悲哀在心里头忆念不诚恳,儒家有句话说: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”。过去道家求法获得感应的事情很多,但我们出家学道的人至诚的求,昼夜忆念,都有一定的殊胜境界,但是求多了、见惯了,就不起执着,因为你有多大的功力就能得多大的应,你是感,佛菩萨是应。以我们世间的话来说,你出了多大的力量,会得到多大的报酬。所以我来告诉你,就是这样原因。
从这一段话就联想到我们在求佛菩萨加持或者求消火免难的时候,我们做得不够,地藏王菩萨在因地做婆罗门女的时候,他做的就够了,还不只这一世,生生世世都得这样子,相续不断。我们前面讲做长者子,这中间又隔了很多劫,他又做了婆罗门女,这是多生累劫的,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。我们在座每个人今生到了别的国家,还能在这个地方来学佛学,遇见佛法,共同的学习;我们的善根是不可忽视的,大家一定要培养这个善根,别让它丧失了,这是很不容易的,转一个面孔又不晓得要多少劫了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izangjing.cn/post/132.html
转载声明: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!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