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参老和尚主讲《地藏经》(2)
现在我们开始讲《地藏经》的题目。我们先讲“地”。大家都知道“地”是土地,土地的涵义有很多,我们知道地下能生长五谷,地下含藏一切宝物,我们用的东西都从地下挖出来的。
“藏”者就是含藏义,大地就含藏这么多功能;还有住持义,能载负一切众生,一切事物在这片大地,它能负载得起,还能摄持。这是形容地藏王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,使众生的善业增长,恶业消除。
“本愿”,在这部经当中是最根本的,“本”是根本的,他最初发愿利益众生的时候就是“本愿”,这部经的题目是“地藏菩萨本愿”,这六个字是别题,一个题目有通有别,“经”一个字是通的,凡是所说的一切法都叫“经”,“地藏本愿”就是别题,只有这部经叫“地藏本愿”,其它的经就不是这样子。
现在我们讲讲这一部经怎么传到中国来的?这部经原来是佛在印度说的,我们中国人不认识梵文,要是有懂得梵文的人,也是到印度求法的时候学的。所以必须经过翻译,把原来的梵文翻成中文,那就需要一段时间。当时佛说完法的时候,这部经并没有立即传到我们中国来,而是结集很久以后,到了唐朝时候,实叉难陀才翻译这部经。
这部经的翻译只剩下现在的流通本,实叉难陀的译本,经题底下有“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”,唐朝是李渊建国的,佛法在唐朝时候最为兴盛,那时候译的经特别多,因为崇尚佛教,大德也多了。于阗位于现在的新疆,翻译的名字不同,史书上记载有“于遁”、有“于阗”,都不一样的。
出家人沙门,我们翻为“勤息”,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癡,又翻为比丘、破恶、怖魔、乞士,翻译的名词很多,在各种经典上讲的可能都不一样。
“实叉难陀”就是这位三藏法师的名字,为什么叫三藏呢?佛陀说的法分成三大类:经、律、论,律就是佛教的法令,就是戒规;经就是教理;论就是辩论、讨论、议论。这位法师,经也通、律也通、论也通,才能够成为三藏法师,精通经、律、论就叫三藏。
“实叉难陀”也是梵文,翻译为中国话就叫“学喜”,他的智慧很宏、很广、很大,他发的愿心也很大。不仅能够通达于大小乘的经教之法,对于佛经、律藏、论藏他都通达,也汇通了印度的外道。他到了中国没有多久,《华严经》就译成中文流通了,这类大菩萨是发愿再来的人,无所不通晓的。大家读诵的经,实叉难陀翻的很多,我们现在读诵的八十卷《华严经》就是实叉难陀翻的。
实叉难陀是崇信大乘的,但是他不认为《地藏经》是小乘。人称实叉难陀是华严菩萨,翻《华严经》也翻《地藏经》。有一个人最钦佩实叉难陀,他也是弘扬《华严》、《地藏经》的,那就是弘一法师,尽管弘一法师没有明讲,但他的书法写的也是《华严经》,要不就写《地藏经》。实叉难陀在中国翻译经典时住在长安的大遍空寺,这间庙还在,现在改成香积寺,他在那间庙里翻译这部经。
为什么我们要知道译经的人呢?我们要学哪一部经就不可忘记人家的恩,如果没有他的翻译,我们没有办法学习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izangjing.cn/post/79.html
转载声明: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!

网友评论